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积极贯彻“两山+双碳”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创建全国首个全要素“零碳乡村”。从绿色用能到零碳生活,绿色发展已成为余村发展的“金钥匙”。图为游客在余村一处停车场为电动车充电。新华社
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两山”路径的生动实践、“绿色、低碳、共富”的乐游型低碳乡村……近日,生态环境部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名单公布,园区、企业、社区、个人、基地5个类别共46个案例入选。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一种时尚,更应成为常态。近年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我国愈加深入人心,全社会逐“绿”前行,在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创新成就,同时也在不断探寻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道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绿色园区成为技术创新摇篮
在福建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正在打造零碳智慧的综保区,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全方位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以智慧化管理实现物流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运营数字化转型。由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湖里区人民政府申报的《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象屿零碳综合保税区》入选典型案例园区类别。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园区整体装机容量已达6.7兆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超873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2750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8713吨,全面实现减碳降污的工作目标。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光伏、储能等技术应用,该园区已建成光储充一体化的示范园区。2022年9月30日,经中国船级社认证,象屿综合保税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了碳中和。目前已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零碳综合保税园区。
象屿综合保税区在绿色运营的同时还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2022年园区实现贸易总额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三成,成为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该园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宣传“双碳”战略的典型案例,向外国友人提供第一手直观的绿色低碳中国印象,成为一张崭新的对外名片。
绿色园区是突出绿色理念和要求的生产企业和基础设施集聚的平台,侧重于园区内工厂之间的统筹管理和协同链接。推动园区绿色化,要在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链设计、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方面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从而实现具备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等特色。
同样入选园区类别的还有全力打造国内首个园林式金融商务区的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该商务区通过制定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签订低碳生态约定书、打造100%绿色建筑群、建设绿色低碳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模式、TOD开发模式实践绿色交通出行等方式,秉承低碳生态建设理念,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经过多年发展,丽泽金融商务区已成长为“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北京市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和“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园区”。未来,丽泽金融商务区将继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打造国内外高质量发展功能区的低碳示范标杆。
绿色园区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为绿色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园区也受到了企业的青睐,企业积极投入资金和精力,为绿色园区的发展注入动力。
在业内专家看来,未来绿色园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完善,绿色园区的发展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园区的建设也将更加完善、更加先进。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投入,绿色园区的经济发展也将得到极大的推动。此外,绿色园区还将受到技术的支持。新兴技术的发展为绿色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绿色社区创建非一时之功
由云南省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申报的盘龙区联盟街道长青社区入选典型案例社区类别。在昆明市、盘龙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支持下,长青社区成为昆明市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创建的试点。自2021年启动低碳试点创建工作以来,长青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先锋作用,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通过开展低碳文化宣传教育、建设市民低碳林、打造低碳集市等方式,将社区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示范平台和教育基地,引领树立绿色低碳文明新风尚。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作为城市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和细胞,社区最贴近民生,也直接影响民生。创建绿色社区,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让生活环境绿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绿色社区的创建不是一时之功,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培育绿色低碳的社区文化,是社区应该更多考虑的问题。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6部门联合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就对如何创建绿色社区提出了明确要求,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以广大城市社区为创建对象,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位于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西南黄海海域的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首个自主负碳海岛,结合生态保护主责主业,灵山岛率先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与实践,2021年底,碳排放核算结果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认证,成为全国首个得到权威部门认证的自主负碳区域,年负碳1333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保护区出台了碳普惠激励机制规范性文件,建立“线上积分奖励-线下商品兑换”的激励机制。通过政府引导、活动激励、居民游客参与提高低碳生活影响力,让低碳生活新时尚在灵山岛蔚然成风。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全国63%的城市社区参与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绿色社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社区环境更加整洁、舒适、安全。
人人参与绿色低碳生活
来自湖南的绿色生活达人张运和,从1985年自发组织保护野生动物开始,已持续做环保公益37年,在环保调研、监督、宣传、讲课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近些年来一直是湖南省“网红”。据介绍,在张运和37年绿色追梦过程中,不仅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更难能可贵的是一家六口人日常生活中坚持绿色低碳生活,在做好自己、建设团队、督促家人、影响亲友、鼓励队员、宣传他人中总是认真负责,尤其在绿色低碳方面做到了极致。
入选典型案例个人类别的张运和是我国低碳行动践行者的一员,也是我国低碳发展的典型代表。
在“双碳”背景下,公众不仅能够从自身做起参与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降低个人碳排放,还能够利用数字碳中和等方式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比如,入选典型案例企业类别的山西省碳普惠机制——“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暨个人碳账本就是一项成功的探索。
据介绍,“三晋绿色生活”省级碳普惠机制推广平台由山西金控集团旗下山西交易集团重要子公司——山西省绿色交易中心牵头开发运营,平台围绕与衣、食、住、行、游、用等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各领域,提供多种减排场景和激励机制。用户在不同平台上践行绿色行为,如乘坐地铁公交出行、骑行共享单车、驾驶新能源汽车、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光盘行动、旧物回收等,都将被量化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而绿色积分还可兑换绿色消费券、优惠券等多种奖动。市民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活动所积累的减排量,可在小程序生成官方认证、个人专属的“减排证书”,进行保存分享。
该小程序于2022年9月18日上线试运行,截至2023年7月3日,累计减排人数达到270万人,累计减排次数6628万次,累计减排二氧化碳6.65万吨。
标签: